时间:2018-04-17来源:水利部网站
本站讯 按照水利部的部署要求,2016年5月30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水利部分)正式开工建设。该工程监测站点分布于全区14个地市,由104个地下水监测站点、20个泉流量站点、9个地下水监测中心以及配套的信息传输系统和应用服务系统等项目组成。目前,该工程全部监测站点已完成设备调试,并投入试运行,初步发挥工程效益。
广西地下水资源丰富,多年平均可开采量为173.2亿立方米,但总体开发利用程度不高,只有少部分地区集中开采利用,属于弱开采地区。2016年广西地下水实际供水量为11.5亿立方米,仅占广西总供水量290.6亿立方米的3.95%。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以来,自治区地下水供水量呈明显增长趋势,但由于开发利用不合理、开采及监测技术条件落后等原因,导致部分地区地下水超采严重,引发了区域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地面沉降、海水入侵和地下水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广西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水利部分)的建成,有效扩大了地下水监测站点的控制范围和站网密度,进一步提高了地下水监测的自动化、信息化水平,将对广西主要平原、盆地、岩溶区、生态脆弱区等区域地下水动态实行有效监控,为加强广西地下水资源管理提供决策支撑,同时也将对广西水资源优化配置以及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