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03来源:水利部网站
本站讯 12月30日,陕西省水利厅在宝鸡组织召开2019年渭河、汉江、嘉陵江水量调度工作会议,安排部署2020年江河水量调度工作。
会议总结回顾了2018-2019年度渭河、汉江水量调度工作,安排部署了2019-2020年度水量调度任务;讨论了《2019年渭河汉江嘉陵江水量调度工作报告》、《2019年至2020年度渭河、汉江、嘉陵江水量调度计划》和《渭河、汉江、嘉陵江水量分配方案》征求意见稿。
会议指出,陕西省江河水量调度工作始于2006年,从渭河、泾河、北洛河干支流统一调度开始,是纳入黄河支流调度的首批河流。2015年起实施红碱淖跨省区补水,2017年启动实施了汉江、嘉陵江水量调度。经过十三年实践,全省水量调度更加科学,协调协商更加紧密,支持保障更加有力,监管能力进一步提升。一是管控有力,实现了断面流量与下泄水量“双达标”。渭河、汉江、嘉陵江用水指标去年共节余6.76亿立方米,渭河国控华县断面、省控7个断面最小流量和下泄水量实现双达标;汉江、嘉陵江断面最小流量和下泄水量超额完成任务。二是监管到位、生态效益显著。渭河林家村断面2019年度下泄水量13.77亿立方米,千河流域生态调度稳步实施,红碱淖实施跨省区补水100万立方米,组织4次秦岭北麓生态保护区生态流量专项检查,首次下达的河道外生态用水2.13亿立方米,用于补充湖泊湿地生态用水和地下水回灌。三是层级负责、落实了各方责任。公布水量调度行政责任人和主管部门负责人,并将水量调度工作纳入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内容,促进江河流域水资源节约和保护,全省河流水质总体良好,渭河流域干支流考核断面首次全部达标,汉丹江水质持续优良。四是监测预报精准及时,技术支撑保障得力。北斗卫星监测信息接入省江河水库工作中心调度大楼,全面服务渭河流域水量监测工作。水文部门发挥技术优势,从预报、测报、发布等全过程为流域抗旱防汛和水量调度提供数据支撑。开展省内江河水量分配、河流生态流量分析、健康评估等基础工作,为推进江河水资源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会议强调,一要深刻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召开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贯彻落实水利部鄂竟平部长在山东省东营市召开江河流域水资源管理现场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立足全省江河水情,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五新战略”任务不断追赶超越和水利厅“三水统筹”、“三头水愿”、“八项水务”。二要落实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做好江河生态流量确定、水量分配工作、确定可用水量、落实以水定需、加强取水口监督管理、健全水资源监测体系等全省水资源管理工作。三要把加强江河水资源管理和调度摆在重要位置,精心安排部署,逐级落实责任。多措并举,加大投入,加快江河治理和生态保护进度,提升基础管理水平。密切配合,形成合力。江河水资源管理和调度工作要坚持省负总责、市县落实的工作机制,加强行政资源协调,确保重点,加快推进合理分水,落实好国家批复的黄河“八七分水”指标细化、嘉陵江、汉江、渭河、伊洛河、窟野河分水方案。加强江河数量调度监测、预报和地下水监测和超采区治理工作,各取用水管理单位要坚持节水优先,维护良好的用水秩序。各市要抓好省级部署工作任务的分解和落实。江河水资源管理和调度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各级水利部门要主动加强与发改、财政、自然资源、住建、农业等部门的沟通协调,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努力促进江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