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参数普适型监测综合站
多参数普适型监测综合站
水利工程建设 - 其他
设备简介:
多参数普适型监测综合站是我公司在总结多年地质灾害监测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地质灾害监测要素和诱发地质灾害发生形变因素所研发的一款新型普适型监测设备。通过不同技术路线和关键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多元化低功耗MEMS深耦合、多传感智能融合、多参数数据采集选配和供电管理一体化、秒级数据采集和高效核心算法、端云结合联动预警五大功能。
设备依据《地质灾害自动化仪器监测预警规范》《地质灾害监测数据通讯技术要求》将GPRS/4G公网通讯、loRa通讯,以及传统无线通讯相融合,实现多参数数据采集、计算、传输、预警。
设备以智能终端为核心,根据需求通过配置形成单项数据采集产品或多项参数数据采集产品。具备一发四收功能,实现数据同步传输、联动预警、远程遥测、远程升级与远程管理。
性能特点:
与其他类型的普适型设备相比较,具备如下功能特点:
? 支持GPRS/4G、LORA及与多中心数据通信;
? 数据采集:裂缝仪、测斜仪、倾角加速度计、液位计、压电雨量传感器、土壤墒情、雷达水位计、物位计、电池电压、太阳能板电压等数据;
? 支持采集频率、上报频率、加报阈值、报警阈值、平台数据遥测、远程校时等功能;
? 支持串口/远程参数配置;
? 支持远程控制管理;
? 支持远程设备参数查询及远程升级功能;
? 支持设备状态信息和系统运行状态自动上报功能;
? 支持电池/太阳能电压监测;
? 支持锂电池/蓄电池的选配;
? 支持多种工作模式;
? 报警功能:监测数据越限,立即上报告警信息并且可外接蜂鸣器实现现地报警;
? 存储功能:本机循环存储数据,掉电不丢失,可以查询和导出历史数据。
应用场景:地质灾害地表相对位移监测;露天采矿、公路、铁路高边坡稳定性监测;水利水电大坝、尾矿库坝体表面相对位移监测;排土场坝体(边坡)表面位移监测;农田、灌溉区域、农作物等监测;矿山生态环境监测;自然灾害、河流监测。
技术参数:
表1 多参数普适型监测综合站技术指标
性能参数: | 备注 | |
采集时间 | 0S~24H(可设置) | |
上报时间 | 0S~72H(可设置) | |
RS232接口数量 | 1 | |
-5-+5V接口数据 | 1 | |
RS485接口数量 | 5 | |
脉冲开关接口 | 2 | |
抗噪时间 | 大于8秒 | |
自动校零时间 | 30~3600秒(可设置) | |
通讯协议 | 《地质灾害自动化仪器监测预警规范》《地质灾害监测数据通讯技术要求》 | |
可配置波特率 | 2400/4800/9600/14400/19200/38400/56000/57600/115200 | |
平均电流 | 小于50mA(锂电池14VDC/蓄电池12VDC) | |
物理特性: | ||
供电方式 | 太阳能+锂电池(内置供电可满足连续30个阴雨天正常工作) | |
工作温度 | -20℃~+80℃ | 优于《地质灾害自动化仪器监测预警规范》DZ/T 0460-2023标准,标准为-20℃~+65℃ |
工作湿度 | 0~98%RH(无凝结) | |
防护等级 | IP67 | |
电气指标: | ||
电压 | DC10~18V | |
通讯方式 | 移动通信、低功率广域网、卫星通信 | |
采集数据技术参数: | ||
雨量测量范围 | 0~8mm/min(毫米/分) | |
雨量测量精度 | ±4% | |
雨量分辨率 | 0.2mm | |
管式含水率测量范围 | 干土~饱和土 | |
管式含水率测量精度 | ±4% | |
裂缝计测量范围 | 0~50/100cm(可选) | |
裂缝计测量精度 | ±0.1%F.S | |
倾角计测量范围 | ±30° | |
倾角计测量精度 | ±0.1° | |
加速度计测量范围 | ±2gn | 标准重力加速度gn =9.80665m/S2 |
加速度计测量精度 | ±1×10-3gn | |
泥位计测量范围 | 0.4~40m(可选) | 优于标准,标准为0.6m~40m |
泥位计测量分辨率 | ±0.1%F.S | |
地下水位测量范围 | 0~30m(可选) | |
地下水位测量精度 | ±0.1%F.S | |
测斜仪测量范围 | 垂直方向±12°水平方向±12° | |
测斜仪测量精度 | ±0.01%F.S |